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吴治峄课题组由于科研工作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拟招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研究人员3名。
一、拟开展研究工作
方向1:微纳能源与自驱动传感
方向2:新兴医疗器件及应用
方向3:机器人智能传感与驱动
二、全职研究人员申请条件
1、获得仪器、生物、医学、材料、计算机相关博士学位,从事能量采集与传感、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电子医疗器件研究的优先。可申请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并有创新性思维,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在国际期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3、有很好的执行力和自我约束力,工作勤奋、为人诚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协助指导和培养研究生。
三、相关待遇
按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并结合研究组内相关激励办法。表现优异的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均可晋升副研究员。
四、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以往学术成绩概述;
3、应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设想;
4、3篇代表作品的pdf文件;
5、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能证明本人工作能力及学术成就的相关材料。
应聘者请将以上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拟应聘的岗位名称。我们收到简历及材料后,如有意向会在一周内与申请人联系。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治峄
通讯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杨雁东一路8号A322
附: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吴治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重庆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重庆大学博士学位,曾在重庆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并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赴佐治亚理工大学王中林院士课题组研修,2019年12月入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建立了智能传感与系统实验室。主要从事纳米发电机和自驱动微系统领域的研究,并开展其在物联网、生物医疗、机器人、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微纳能源与自驱动传感、新兴医疗器件及应用、机器人智能传感与驱动。已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Nano Energy、ACS Nano、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获7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各 1 项, 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 8 项。在 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的 “能量采集手镯” ,先后获世界科技研究新闻资讯网专题报道、新华社采访报道以及网易和搜狐等几十家新闻媒体转载。
?
代表性工作
1、超越人体触觉传感功能的智能触觉传感系统
机器人的触觉传感器作为全新的载体,其功能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人体触觉功能的模仿,可通过融入新的原理和技术手段为机器人的触觉传感系统拓展人体触觉无法企及的新功能,实现对人体触觉功能的超越。作为课题组的重点研究方向,针对不同材料接触起电的差异性,通过定制摩擦纳米传感阵列,依托机器学习,拓展了触觉传感在不同温度、湿度等开放环境下的精准辨物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2、新兴医疗器件及应用
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新颖的高压电源和灵活的自驱动传感,课题组致力于进行植入式传感、可穿戴设备和小型化医疗设备与器件的研究。目前针对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正在开展智能传感及应用研究,以及作为高压电源与传统针灸相结合进行电刺激医疗应用研究。图中所示工作为通过电刺激大椎穴和命门穴促进脊椎受损康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aterials Today。
3、应用于信息安全的智能输入设备
摩擦纳米发电智能输入设备是通过将键盘、触摸屏等传统输入设备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相结合,针对击键动力学所蕴含的生物特征,研制的一种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输入设备,不仅能够提供高等级的信息安全防护,还能够对信息输入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具有源头级的信息安全防护、全面的信息安全防护、普适性集成智能化开发等技术优势。团队在王中林院士的带领下自摩擦纳米发电机诞生伊始就着手智能输入设备的研究,从原理验证、功能验证、性能测试、样品研制一路走来,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