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发展“知行合一”的材料人工智能创制技术,推动新材料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心拥有2000多平实验室和3万平中试场地,建设多个重大科研平台和企业联合创新体。
导师简介:
马英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北京化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CS Nano, Sci. China-Life Sci., Anal. Chem., ACS Appl. Mater. Inter.02等杂志共发表论文6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授权1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和C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11项基金。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开发,包括:基因组的操作与改造;单颗粒/单分子示踪;合成生物传感系统。
一、岗位职责:
1.参与/主导基因组合成、改造及应用等项目,主要包括:结合实验室现有基础和申请人具备的技术能力,进行病毒基因组的设计、改造及应用;
2.参与/主导合成生物学传感器开发,主要包括:构建新型合成生物学传感器,包括CRISPR系统、转录及翻译系统等,结合人工智能提升传感性能;
3.协助参与科研方案的论证,实验报告的整理,专利的撰写,项目结题等;
4.完成导师安排的其他任务。
二、任职资格: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有1-2年工作经验者优先(应届生不做要求),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3.能独立阅读领域相关文献,撰写相关实验方案,独立完成相关实验;
4.具有基因组的操作与改造、假病毒的构建及应用、合成生物传感系统、纳米生物学传感等相关方向的科研经验和成果产出者优先;
5.积极上进的科研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薪资待遇及福利:
1、比照中科院标准。如有特殊专长,可面议;
2、缴纳五险一金、餐费补助、年终奖、科研成果转化奖、年终绩效奖、10+天带薪年假、职工年度体检、享受工会福利、节日慰问等;
3、可选择申请院内过渡房(2个月)或公租房;
4、协助办理深圳市***(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协助解决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问题;
5、科研环境:提供国际领先的科研条件,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研究经费、前沿的实验仪器和愉悦工作氛围。
四、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1.个人简历;
2.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