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编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2025年诚聘全球英才
部分有编 共计5个岗位,招 若干人
部分有编
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25-04-08
截止日期:2025-05-10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公告详情
发展智能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第一战略,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助推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垂直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支撑。当前,学校将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明确为学校直属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建立超学科研究特区。研究院前瞻性地在教育 AI以及下一代学习与评价系统研发领域做了全面部署。
一、政策优势
01晋升路径优
研究院作为学校智能教育“学科特区”,实行“短周期考核、快速晋升”模式,最快一年即可晋升。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凭借出色的任务完成表现,将获得与之匹配的晋升机会,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02考核方式新
研究院实行团队整体考核,考核、晋升将以重大任务完成情况为导向,个人充分融入到团队的攻坚任务中。
03合作平台高
研究院与AI领域国家级平台深度合作,可通过联聘等方式,给予个人优渥的薪资和适配的领域。
04子女教育强
依托全上海最优质的附属学校资源,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附属学校毗邻普陀校区)。
二、研究领域要求
研究院以重大攻关任务为导向,面向全球诚聘英才!优先考虑具有以下领域背景的科研和工程人员:
●大模型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语料标准制定、数据集构建、模型预训练、模型压缩、推理优化、逻辑推理、智能体开发、MoE(混合专家)架构、ScalingLaw研究等;
●大模型优化与对齐:涵盖语料质量优化、指令微调、奖励模型优化、强化学习策略迭代等方向;
●大模型评测:包括模型评价标准制定、模型评价数据集构建、大模型系统安全与伦理等方向;
●教育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智能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基于教育大模型的教、学、评、管,创新人才评估、选拔、培养新模式,教育大模型与系统的实践应用等研究方向。
三、招聘岗位及支持措施
(一)领军人才—首席科学家
基本条件:
●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国际视野;
●在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在产业界有突出的成果和重大项目领导经验;
●具有以下1-2项关键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战略领导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经验、产业界重大项目实战经验;
主要职责:
●充分统筹学术界与产业界发展趋势,拟定研究院整体发展战略,尤其是聚焦“教育 AI”领域,提出中长期技术路线图,推动并引领领域内理论或技术的范式变革;
●充分整合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研究资源、攻关经验,带领团队突破教育大模型领域的关键技术;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组织、招募并培养青年科学家、工程师、教育专家等跨学科人才,打造“技术研发-教育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团队。
支持措施:
●入职教授岗、事业编,与AI领域国家级平台联聘;
●原则上每年配备博士生名额不超过2名,硕士生名额不超过3名。
(二)青年杰出人才
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具备大模型领域丰富工作经验及科研成果;
●具有博士学位,优秀者可以放宽到硕士学位;
支持措施:
●入职一年通过考核即可申请校内相关“青年人才”;两年即有机会申报校内常规教职,一人一议,主要考核在团队中的贡献和科研实效;
●原则上每年配备博士生名额不超过1名,硕士生名额不超过3名。
(三)青年优秀人才
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博士后出站或应届毕业生,或在大模型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硕士研究生;
支持措施:
●入职一年通过考核即可申报校内专任研究员(正高)岗位;三年即有机会申报校内常规教职(正高或副高),一人一议,主要考核在团队中的贡献和科研实效;
●原则上每年配备博士生名额不超过1名,硕士生名额不超过2名。
(四)博士后人才
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35周岁以下;
●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全日制进站工作的条件;
支持措施:
●全职博士后年薪不低于20万,额外2万元安家补贴进站后一次性发放;
●博士后出站后,优先推荐应聘校内相关教职岗位。
(五)校内人才
研究院作为学校超学科研究特区,同时面向校内在职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招聘,欢迎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含兼职和联聘),相关待遇及发展,一人一议。
四、基础保障条件
(一)薪酬待遇:研究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二)团队配套:优先保障团队博士生及硕士生的配备名额;
(三)科研配套:场景、数据、千卡级算力保障等尖端科研条件或设施,协助搭建前沿科研团队,为团队配备国际化的学者、教师团队和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四)住房保障:提供学校周边过渡性全装修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
(五)办公条件: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优良的科研办公环境;
(六)医疗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佳医疗资源,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七)服务保障:对符合上海市相关政策条件的人才,按有关规定协助办理落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配偶工作等。
五、科研平台支持
●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创智学院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基地
六、应聘方法
本轮招聘2025年5月10日截止,欢迎有意向加盟的人才于5月10日下午17:30之前将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列表等相关材料以PDF格式打包分别发送至院长及办公室邮箱(见文末),邮件主题请注明“2025应聘 招聘岗位 姓名 ”,例如“2025应聘 青年杰出人才 张三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简历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科研成果列表包括:注明级别的论文、著作、课题、获奖情况等科研成果清单;相关材料包括:有关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等,所有材料需扫描件PDF格式。研究院将对应聘者简历材料进行筛选、评估,并通知意向人选面试。未进入面试环节者不再另行通知。
联系方式: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教授,邮箱:amzhou@cs.ecnu.edu.cn
研究院人事秘书,王老师,邮箱:aiedu@ecnu.edu.cn,联系电话:021-62231069
研究院网站:https://aiedu.ecnu.edu.cn
简历接收截止日期:2025年5月10日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2025年3月
附件/来源打开异常提示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