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三千月薪,文科生的自救之道

2023-01-12 12:00
佚名
IP属地:上海
“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刚被某高校中文系录取的乔一,将电影《死亡诗社》的这段经典台词打在朋友圈的文案上,配图是一本精装版《拜伦诗选》。  看着烫金压花的封皮,乔一对自己文科生的身份充满自豪,关上手机继续畅读文学,没有看见各大网络平台的热议话题:“今年本科生就业的五个红牌专业全部来自文科。”  不仅如此,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是信息安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紧随其后,前十名中压根没有文科的身影。  而失业量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则被文科专业牢牢“霸占”。其中,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绘画和法学的就业,已经连续三年亮起红灯。  红灯之下,文科生的出路在哪?  #01 生而为文,我很抱歉
“只要你们文学学院的就业率能达到80%,我们全校的就业率就能到97%!”听到学校领导的嘱咐,文学学院大四的辅导员司司愁眉苦脸地应了下来。  毕业季让他的心情格外复杂,一方面,他真切地希望学生们都能有满意的去向,另一方面,现实的就业率还远远达不到校领导的要求。  “一般人可能不了解,我们这种理工科大学里的文科生有多惨”,司司苦笑道:“学校举办的招聘会都是面向理科生的,难得有一个文科生可以应聘的岗位,也很容易被一起竞争的理科生挤下去。实话实说,文学学院今年的真实就业率不到百分之三十,比起全校65%的就业率差远了。”  文科生似乎天生热爱各种考试,考研、考公、雅思托福、一战不成准备二战……司司很清楚这群学生的计划,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挨个私聊,试探性地问他们要不要签署《灵活就业协议》。当然,几乎所有人都拒绝了。  今年学校的六个文科专业有三个被红牌警告停招一年,更是加强了学生“先深造,再就业”的决心。司司除了在大群里催促大家尽快落实毕业去向以外,也再无他法。  司司的毕业季经历,只是当下文科就业率惨淡的一个缩影。“文科无用论”多年来经久不衰,一定程度上是文科生自己提供的依据。  据前程无忧数据来看,以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服务为代表的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大类行业,收获了最多“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同样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这些热门行业中,留给文科生的位置少之又少。于是,部分文科生毅然做出了一个违背专业的决定——转行。  #02 积极自救,然而无用  “文科转行做产品,本科毕业年薪50w”、“零基础自学编码”……在豆瓣小组“Women in Tech”里,这样的内容随处可见。而组里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苦于现状的文科生。  在小组“大学后悔学新传”中有人自嘲,大一的时候大家立志要实现新闻理想,等毕业的时候都想成为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  薪酬待遇只是表象,其中折射出了当今的社会现状,即,文科生的社会认可度长期以来处于一个极低的境地。  202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发布一篇工作论文《关于中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其中提到“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尽管言语刻薄,仍不乏有广泛的支持者赞成这一观点。  长久以来,大学的文史哲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象牙塔中的文青,靠着无比冗长的外来理论和词汇堆砌起优越感,将自己围在里面。等到要踏入社会时便很难不心态崩溃:我名校文科出身,怎么还没有培训班出来的码农工资高?  崩溃完之后,有人决定放下身段:我不是来鄙视码农培训班的,我是来加入他们的。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于是文科生转码潮兴起,只可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罔顾事实的“冲动转行”带来的不是光明,而是东不成西不就的尴尬,既抛弃了本专业的积累,又没能靠转行走上人生巅峰。  文科生的“无用”,似乎已经写在脸上。  #03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文科着重的综合性能力,在刚刚迈入职场时确实显得无用,但相对于一些“入职即巅峰”的专业,文科是有足够长远的发展空间的,虽然绝对数不一定高,但增长率高可能后劲更大。
在《你能做任何工作:“无用的”自由技艺的惊人力量》一书中提到,在这个信息时代,文科生其实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这本书的作者,美国纪实作家乔治·安德斯,通过大量的社会观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当下的社会中,文科生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安德斯的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四年间美国一共创造了10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只有10%左右的岗位是纯技术或者跟技术相关的岗位,剩下的90%中,大部分都跟文科相关。  整体来看,曾经“没那么有用、不那么赚钱”的文科正在反击,有些非实用学科专业甚至要比看似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更能让毕业生获得长远发展。  不过,这种美好的前景也是有条件的,需要将文科的见识和理工科的技术结合起来。举例来说:  好奇心+大数据=市场研究; 同理心+基因测序=基因咨询服务; 文学创造力+互联网=社交网络经理; 以此类推...  对于HR来说,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于理工科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理科生在制造业和金融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是靠协作,这对执行人的人文属性有着不小的要求。  “在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使用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那么文科生就越来越值钱了,值钱的关键不是什么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要把新技术融入人文学科当中,开展跨学科研究,这或许是文科生“自救”的光明之道。  当然,比起更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认可,也许有人仍旧坚持最初的文艺梦想。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评论

共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哦~

- 到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