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人情世故
2023-01-12 12:00
佚名
IP属地:上海
《人世间》里的老疙瘩周秉昆,从小成绩倒数,初中未毕业就摸爬到社会成了酱油厂的小工人。而他的老哥老姐则都是从小成绩拔尖的学霸,后来高考恢复,俩人又都考上了大学,再后来,老哥当了官、老姐成了副教授。
都是一个爹妈生的,老疙瘩一直觉得自己在家里矮半截,不受老父亲周志刚的待见。
后来改革开放,周秉昆从日落西山的酱油厂出来,跟邵主编搭伙经营起了杂志社的书店和饭店。虽说初中都没毕业,但凭着老好人的人缘和在厂里跑业务积攒的经验,还是把饭店干得风生水起。
没过太长时间,周秉昆就从老疙瘩荣升为了周总,到手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体制内的老哥老姐。出息了,周秉昆就给家里置办了不少有的没的,甚至还给换了套小新房,搬离了光字片贫民区。
可即便成了周总、混出了名堂,但作为杂志社临时工的周秉昆依旧不敢把这些告诉老父亲周志刚,原因是在老父亲眼中,没有编制就是不稳定,酱油厂效益再差终究也还是姓“公”。
距离周秉昆下海经商的改革开放又过去了四十余年,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174万人,共计录用人数为3.12万人。
通过审查212.3万人,同比多增35%,通过资格审查与录用计划比率68:1,而2021年该比率为61:1。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编制本是《人世间》中老父亲周志刚等老一辈人的眼中是“铁饭碗”“,但现在,似乎有比以往更多的年轻人也站队了老父亲。
“自从开始备考,每天过着寝室、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忙碌且无味”,作为大四学生的林夕说自己早已和娱乐活动诀别。
作为文科类应届毕业生的她,没有选择去参加校招面试而是直接准备公考,国考、省考、选调...
“同班和我一样的还有十来个,有的在报课学习申论写作、有的把手机壁纸和聊天图片都换了需要背诵的内容。自己有时候晚上做梦,都是‘上岸后’在局里办公室工作的场景”。
与因应届生身份而拥有更多报考岗位选择的林夕不同,26岁的秦汉是这座拥挤独木桥上新站队的一员。
他刚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在线教育K12公司,教育赛道的资本涌入和增量市场本让他的工资远超过多数同学,但好景不长,“双减”政策的落地让他成为了被裁大军的一员。
接二连三的求职受挫外加互联网寒潮,让他决定加入考公的队伍。
“我从‘双减’落地后的9月决定考公,也报了中公教育等一些班,授课的老师说,复习周期全职4个月、在职7个月,中间不能间断”,非应届毕业生、小语种专业、大学本科、非党员,这几个标签让秦汉跳过了国考,直接把目标定在了难度更低一点、岗位更多一点的省考。
据《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46.1%。
与还在走独木桥的林夕、秦汉不同,早已是中部省市事业编的刘萌萌却在考虑要像老疙瘩周秉昆一样“下海”。
“每当身边有朋友抱着‘事少钱多离家近’的想法准备考编制的时候,我就拿自己的例子来让他们冷静一下。
辛辛苦苦理档案、写报告、下基层一个月,最后到手税前4200,几年没涨”,如果仅是薪资,刘萌萌也许还不会动离开的念头,“体制里最不省心的还是办公室文化,咱们科长和办公室老大哥不太对付,我总是要夹在中间收拾残局”。
疫情之下,作为党员的刘萌萌曾一整个月住在办公室没回过家,也在一线服务时被情绪激动的群众指着鼻子问候过全家。
与刘萌萌一样被编制内人情世故所困的还有“高材生”章凯,在他看来,“上岸”只能代表考试的成功,“上岸”之后“学历清零”,真正的考验这才开始。
金融专业毕业的他,曾考进珠三角某城市的规划局,后来同样因为编制里的人情世故在待了三年后抽身退出。
“不管你是985、211还是海归,为求稳定而入编的年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接受与‘前辈’的思维模式碰撞。如果是企业,你大可不干走人,但编制里有服务期限,即使你再痛恨,也只能强迫自己适应这些法则”。
2014年,《解放日报》曾经刊登了一位80后公务员的辞职自述。这位公务员说,“碌碌无为过七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七年没涨,职级七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
198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过三次公务员离职潮:
第一次,就是老疙瘩周秉昆“下海”的改革开放之初,那会儿32岁的王石丢掉机关干部的身份到深圳创办公司,刘永行和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从孵鸡、养鹌鹑到饲料研究,后面搞成了希望集团。
第二次,1990年代初,据人社部数据,1992年有12万名公务员辞职,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市场经济的起步、改革力度的加大,让当时的很多人选择离开体制。
第三次,21世纪初,新世纪前夕,中央全国地方机构改革会议决定,市、县、乡政府部门要精简的人数不下280万。随后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又为“下海”创业铺平了道路。
据新华社,2000.1-2003.6,全国(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属单位)共有10,304名科级以上党政干部辞职。
而上一次的编制热潮,可能还要追溯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
彼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已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外加“国八条”尚未出台,考取编制就成了不少就业者的最佳选择。
然而,仅过四年,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提出,红利消失、工作量增加、薪酬/晋升跟不上市场化,编制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又逐渐下滑。替而代之的是轰轰烈烈的创业潮和“十年码农房车到手”的互联网热潮。
起起伏伏,又到了全球整体经济下行的年头,大多数人再次变成了风险厌恶者,挤回编制内工作又成了一轮热潮。年轻人熟练地使用着内卷、躺平之类的年度词汇作为选择激流勇进的由头。
但回望历史,这味道、这配方是不是有点熟悉?说到底,对大多数被时代推着向前的人来说,编制也不过是一份顺应周期的工作选择。
都是一个爹妈生的,老疙瘩一直觉得自己在家里矮半截,不受老父亲周志刚的待见。
后来改革开放,周秉昆从日落西山的酱油厂出来,跟邵主编搭伙经营起了杂志社的书店和饭店。虽说初中都没毕业,但凭着老好人的人缘和在厂里跑业务积攒的经验,还是把饭店干得风生水起。
没过太长时间,周秉昆就从老疙瘩荣升为了周总,到手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体制内的老哥老姐。出息了,周秉昆就给家里置办了不少有的没的,甚至还给换了套小新房,搬离了光字片贫民区。
可即便成了周总、混出了名堂,但作为杂志社临时工的周秉昆依旧不敢把这些告诉老父亲周志刚,原因是在老父亲眼中,没有编制就是不稳定,酱油厂效益再差终究也还是姓“公”。
距离周秉昆下海经商的改革开放又过去了四十余年,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174万人,共计录用人数为3.12万人。
通过审查212.3万人,同比多增35%,通过资格审查与录用计划比率68:1,而2021年该比率为61:1。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编制本是《人世间》中老父亲周志刚等老一辈人的眼中是“铁饭碗”“,但现在,似乎有比以往更多的年轻人也站队了老父亲。
“自从开始备考,每天过着寝室、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忙碌且无味”,作为大四学生的林夕说自己早已和娱乐活动诀别。
作为文科类应届毕业生的她,没有选择去参加校招面试而是直接准备公考,国考、省考、选调...
“同班和我一样的还有十来个,有的在报课学习申论写作、有的把手机壁纸和聊天图片都换了需要背诵的内容。自己有时候晚上做梦,都是‘上岸后’在局里办公室工作的场景”。
与因应届生身份而拥有更多报考岗位选择的林夕不同,26岁的秦汉是这座拥挤独木桥上新站队的一员。
他刚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在线教育K12公司,教育赛道的资本涌入和增量市场本让他的工资远超过多数同学,但好景不长,“双减”政策的落地让他成为了被裁大军的一员。
接二连三的求职受挫外加互联网寒潮,让他决定加入考公的队伍。
“我从‘双减’落地后的9月决定考公,也报了中公教育等一些班,授课的老师说,复习周期全职4个月、在职7个月,中间不能间断”,非应届毕业生、小语种专业、大学本科、非党员,这几个标签让秦汉跳过了国考,直接把目标定在了难度更低一点、岗位更多一点的省考。
据《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46.1%。
与还在走独木桥的林夕、秦汉不同,早已是中部省市事业编的刘萌萌却在考虑要像老疙瘩周秉昆一样“下海”。
“每当身边有朋友抱着‘事少钱多离家近’的想法准备考编制的时候,我就拿自己的例子来让他们冷静一下。
辛辛苦苦理档案、写报告、下基层一个月,最后到手税前4200,几年没涨”,如果仅是薪资,刘萌萌也许还不会动离开的念头,“体制里最不省心的还是办公室文化,咱们科长和办公室老大哥不太对付,我总是要夹在中间收拾残局”。
疫情之下,作为党员的刘萌萌曾一整个月住在办公室没回过家,也在一线服务时被情绪激动的群众指着鼻子问候过全家。
与刘萌萌一样被编制内人情世故所困的还有“高材生”章凯,在他看来,“上岸”只能代表考试的成功,“上岸”之后“学历清零”,真正的考验这才开始。
金融专业毕业的他,曾考进珠三角某城市的规划局,后来同样因为编制里的人情世故在待了三年后抽身退出。
“不管你是985、211还是海归,为求稳定而入编的年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接受与‘前辈’的思维模式碰撞。如果是企业,你大可不干走人,但编制里有服务期限,即使你再痛恨,也只能强迫自己适应这些法则”。
2014年,《解放日报》曾经刊登了一位80后公务员的辞职自述。这位公务员说,“碌碌无为过七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七年没涨,职级七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
198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过三次公务员离职潮:
第一次,就是老疙瘩周秉昆“下海”的改革开放之初,那会儿32岁的王石丢掉机关干部的身份到深圳创办公司,刘永行和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从孵鸡、养鹌鹑到饲料研究,后面搞成了希望集团。
第二次,1990年代初,据人社部数据,1992年有12万名公务员辞职,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市场经济的起步、改革力度的加大,让当时的很多人选择离开体制。
第三次,21世纪初,新世纪前夕,中央全国地方机构改革会议决定,市、县、乡政府部门要精简的人数不下280万。随后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又为“下海”创业铺平了道路。
据新华社,2000.1-2003.6,全国(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属单位)共有10,304名科级以上党政干部辞职。
而上一次的编制热潮,可能还要追溯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
彼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已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外加“国八条”尚未出台,考取编制就成了不少就业者的最佳选择。
然而,仅过四年,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提出,红利消失、工作量增加、薪酬/晋升跟不上市场化,编制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又逐渐下滑。替而代之的是轰轰烈烈的创业潮和“十年码农房车到手”的互联网热潮。
起起伏伏,又到了全球整体经济下行的年头,大多数人再次变成了风险厌恶者,挤回编制内工作又成了一轮热潮。年轻人熟练地使用着内卷、躺平之类的年度词汇作为选择激流勇进的由头。
但回望历史,这味道、这配方是不是有点熟悉?说到底,对大多数被时代推着向前的人来说,编制也不过是一份顺应周期的工作选择。
- 到底了 -
共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哦~